江苏地处长江、淮河两大水系交汇处,因水而兴,运河由此成为了江苏最鲜明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。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,是大运河河道最长、遗存最丰富的区段,3项运河考古成果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
丰富的历史价值,在苏超带来的文旅热度与暑期出游潮的叠加下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游吸引力,让大运河沿线成为今夏江苏最热闹的风景线,并在各种焕新活动和数字技术的双重助力下持续 "出圈",书写着古今交汇的文旅新篇。
整活不断 大运河成江苏网红打卡地
过去,提及大运河文化,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博物馆里的古船残骸、古镇墙上的斑驳碑文 —— 这些承载历史的载体,虽真实却遥远,仿佛与当下生活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。而江苏大运河的 “破圈”,恰恰始于对这层 “玻璃” 的打破:让历史从 “被观看” 变成 “被体验”,让文化从 “被解读” 变成 “被参与”。
近年来,江苏各地方政府以及江苏文投集团大运文旅等企业,围绕大运河IP,推动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多产业融合,上线各类创新活动。
6月初,大运河勇士赛在宿迁举行,比赛设置了百舸越闸、悬空击门等环节,还原古代商船过闸、漕工攀爬货船卸货等场景,让选手在挑战体能极限的同时,沉浸式感受运河漕工的坚韧精神。
随后,“运河渔火·云游窑湾”系列活动也在窑湾古镇启动,从食(特色美食)、道(古街巷道)、市(商业老店)、信(商业会馆)、医(药堂诊所)五个维度,通过游戏化设计,还原明清时期窑湾的商业盛况,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古镇昔日商贸往来的繁荣盛景。大运文旅公司也策划了窑湾新年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,结合音乐节、非遗体验等业态,持续提升古镇知名度与综合影响力。
扬州作为古诗词里的常客,今年也上线了古运河夜游沉浸演艺项目,让游客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,感受扬州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独特魅力。
这种“体验式和沉浸式传承”的逻辑,将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,从“遥远的故事” 变成了“可感知的温度”,也让文化传承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认同”。
数字技术让运河文化更加深入人心
如果说线下活动让大运河文化“可感”,那么数字技术则让其“可触、可交互、可延伸”。在江苏大运河的“破圈” 路径中,数字技术成为连接古今的“新纽带”,让文化传播突破时空限制,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沉浸在大运河的历史洪流中。
暑假一开始,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推出了 "运河奇境"VR游戏。观众戴上 VR 设备,就能穿梭千年,从隋唐运河的漕运繁忙到明清码头的商贾云集,全方位领略大运河文化的魅力。
漫步在姑苏区平江路的游客最近也发现,古街的标识牌新增了醒目的二维码,轻轻一扫,手机页面即刻跳转至“君到苏州”服务号,游客可以轻松体验地图导览、线上活动、大运河非遗等多项服务功能,让打卡大运河文化更加便利。
作为大运河文化主要的推广单位,2021年江苏省文投集团大运文旅公司上线 "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"(以下简称“云平台”)。在腾讯智慧文旅提供的云、大数据、AI等多重技术的助力下,用户登录云平台可以享受到文化运河、云赏运河、知识运河等丰富的数字文化体验,游客在数字游览中全方位感受大运河的文化之美。
在运河古镇开发方面,云平台深度参与苏州平望、常州焦溪、扬州瓜洲、徐州窑湾、南通红军小镇等项目的规划、建设与运营,依托数字化手段挖掘地域文化内核,开发特色IP,并优化旅游服务体系。
在数字化创新层面,今年年初云平台开放了元宇宙平行版,实现古镇街区、文博场馆、政务服务等多元化场景的贯通互联,构建沉浸式游览场景。元宇宙平台基于DeepSeek,依托腾讯智慧文旅提供的知识引擎等技术,打造了数字体验官、唐代大书法家“颜真卿智能体”数字人,用户可在元宇宙平台与这位历史名人进行沉浸式互动,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。
围绕IP打造方面,随着电视剧《北上》的热播,云平台也开启“跟着《北上》游运河”系列活动,游客沿着运河脉络打卡文旅景点,直接带动运河边上的巴城老街等景点,客流增长数倍,也让游客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沉浸体验,联通了与运河的情感。
江苏大运河的“破圈”,远不止是一条水道的“走红”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模式的成功探索。从790公里的碧波到数字世界的“元宇宙平行版”,从漕工的号子到年轻人的VR体验,江苏段大运河迎来新生。
未来,这条千年运河的故事,还会继续,腾讯智慧文旅也将继续与江苏文投集团大运文旅公司等伙伴合作,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,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密码,让这条古河道流淌出更动人的乐章。